《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烽火武進 八十載 星火永續(xù) |
時間:2025-08-21 20:19:03 來源:武進新聞 作者:陽湖網(wǎng) |
|
由武進區(qū)老區(qū)建設(shè)促進會、區(qū)融媒體中心攜手區(qū)委黨史工委、區(qū)檔案館、區(qū)教育局、區(qū)退役軍人事務(wù)局共同推出《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之“烽火武進”系列報道。今天,我們將翻開一份特殊的紅色檔案,感受檔案背后兩代人的信仰和丹心。 武進區(qū)融媒體中心主持人
李彥澤:武進是一片擁有光榮革命歷史的熱土,革命先輩們留下許多,記載他們英雄事跡和光輝事跡的紅色檔案。 武進區(qū)融媒體中心主持人
李彥澤:都說新四軍呱呱叫,打鬼子愛百姓是救星呢。這一本是武南縣政府在抗日時期編印的《抗日歌曲集》,里面收集了很多瑯瑯上口的抗日歌曲,像我剛才所讀的《新四軍打勝仗》就出自這本《抗日歌曲集》。 《抗日歌曲集》的紙張泛著歲月的黃斑,卻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熾熱的革命情懷。這批紅色檔案共47份,見證了從1940年至1949年的烽火歲月。它們不僅是兩代人80余年堅守與傳承的見證,更是信仰的延續(xù)??谷諔?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洛陽岑村是堅強的“紅色堡壘村”。1942年,這里就成立了中共地下組織。許特立、吳錫堂、周士雄等中共黨員在艱難險阻中發(fā)展力量,以許為中家為聯(lián)絡(luò)點,留下了地下黨和新四軍活動的珍貴資料。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許為中冒著生命危險,妥善保存了這些寶貴的資料。新中國成立后,即便輾轉(zhuǎn)多地工作,他也始終將這批檔案帶在身邊,視若珍寶,守護了數(shù)十年。 洛陽鎮(zhèn)岑村村原黨支部書記
蔣曉初:他說我想來想去,你一個是親戚,又有文化又是村干部,他說我這批東西今后還是交給你,你保管。 2010
年,年事已高的許為中,將這份神圣的使命交給了岑村的老黨支部書記蔣曉初。2019年,岑村村黨委建立 “政治生活館”
時,蔣曉初將部分檔案陳列展示,讓村民和青少年通過這些實物,了解革命歷史,接受紅色洗禮。 洛陽鎮(zhèn)岑村村原黨支部書記
蔣曉初:他的紙張已經(jīng)發(fā)黃了,可能要蛀要壞要霉,我買了一只恒溫箱,把它們保存。 2022 年 6 月 30
日,蔣曉初將這批紅色檔案捐贈給武進區(qū)檔案館。這些形成于 1940 至 1949
年的檔案,有黨報刊物、革命文獻、時政資料等,不僅為研究黨史提供了珍貴依據(jù),更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這批紅色檔案的保存與傳承,是兩代人的接力守護,是歷史的見證,更是革命精神的傳承。 編后:信仰傳承,砥礪前行 兩代守望,八十載春秋,只為留住這批紅色檔案。通過這些檔案,我們能夠感受到先輩們?yōu)榱嗣褡濯毩⒑妥饑蓝鴬^勇抗爭的堅定信念。武進的抗戰(zhàn)記憶,灼灼其華;紅色火種,愈久愈熾。讓信仰接力,讓山河銘記,讓我們在每一次回望中汲取勇氣,在每一次前行里捍衛(wèi)和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