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全成:巧手妙琢 化腐朽為神奇 |
時間:2024-04-01 09:38:54 來源:生活連線 作者:陽湖網(wǎng) |
|
常言道,“朽木不可雕也”,但對于家住鳴凰的民間傳統(tǒng)木藝師唐全成來說,每一截平平無奇的樹根、木樁,只要經(jīng)過他的一雙巧手,就能“化腐朽為神奇”,成為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藝術品,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認識這位能夠讓枯木逢春,綻放第二次生命的民間高人---唐全成。 位于武進鳴凰壩頭路上的木葉堂,是唐全成用自家大廳改成的陳列自己作品的展覽館。進門處擺放的這座木雕,是他最新創(chuàng)作的龍年生肖賀歲木雕“盛世金龍”。在這塊長約1米、寬近0.5米的淺黃色楠木上,唐全成利用木料上小下大的天然形態(tài),雕出了一條正從天上下凡的降龍。 民間傳統(tǒng)木藝師
唐全成:這個木頭本來是人家放在旁邊的,不要的楠木邊皮。我一看到很喜歡,他是上面小下面大。雕飛龍的話距離不夠,我后來考慮了一下,把它調成一個降龍,是天上飛下來的,這樣布局上面比較合理一點。今年又是龍年,寓意著我們國家繁榮昌盛,興旺發(fā)達,所以叫盛世金龍。 現(xiàn)年63歲的唐全成是常州明代儒學大師、抗倭英雄唐荊川第17世孫。他說,這手藝就是祖?zhèn)鞯?,自己從小就能幫著大人一起干木工活?5歲起就會獨自打造家具了。 民間傳統(tǒng)木藝師
唐全成:我從小就喜歡雕刻,因為這個是我爺爺原來就是大木匠,我爸爸也是木匠,那個時候木工做床、八仙桌都要雕刻,那個時候我就對雕刻比較感興趣。 正是因為興趣使然,工作后,制作木雕、根雕便成了唐全成業(yè)余生活的一部分,閑時,他都會拿起刻刀雕幾筆,即便是手磨出泡也樂在其中。 民間傳統(tǒng)木藝師
唐全成:大多數(shù)時候是自學的,也經(jīng)常出去看看走走,看看根雕、玉雕方面的書,拓寬點知識面,雖然玉雕和根雕材質上面有很大區(qū)別,但是原理上是相通的,所以多看看這樣的書。對自己的根雕技藝也有很大的幫助。 選材,是唐全成創(chuàng)作的第一步。閑暇之余,他就會騎著摩托車到河灘邊,到山腳下四處“尋寶”。 民間傳統(tǒng)木藝師
唐全成:我就是去淘寶,別人不要的東西,我就去拿回來了,(這些)都是我到各個地方去找來的原材料?,F(xiàn)在原材料剛拿到家,皮也很厚,還有不少臟的泥土在上面。先要把它在沒有太陽直曬的地方陰干,去皮再打磨弄好了才可以雕。 在別人眼里是稀奇古怪、廢棄的樹根,在唐全成的手里就能變成極好的原材料。在他的木葉堂里,這件“二龍嬉戲”根雕,就是他“撿”回來的寶貝。六七年前的一個冬天,當唐全成從在幾十里外的河灘上背回一截枯樹根時,全村人都在笑話他是“撿破爛”的。 民間傳統(tǒng)木藝師
唐全成:拿回來的時候很臟的,還是潮的,人家看著都嫌棄它。說送給他燒火都不要,我說你們不要我要它。我要它有用的…這個木頭基本上本來就是這個形狀…(貼畫面)我拿回來再仔細研究研究,看到材料的兩邊都很細,我就做成了龍尾巴。這里原來本來是有樹杈在這里的。我就把它修剪修剪,做成兩個龍爪。這個木材本身是彎曲的,我處理一下就做成了龍身,上面加點龍鱗在上面,就看得更加形象了。 在之后的半個月時間里,唐全成反復琢磨,不斷地雕刻、打磨、將原本已經(jīng)腐蝕的、廢棄的樹根,變成一件栩栩如生的根雕藝術品。無論是根雕還是木雕,在唐全成看來講究的就是“七分天然,三分人工”,其樂趣在于發(fā)現(xiàn)平凡樹根中蘊藏著的妙趣,創(chuàng)作的過程就像在培育一個新的生命,讓廢棄、腐朽的樹根重獲新生,就是一場生命的升華。 民間傳統(tǒng)木藝師
唐全成:做根雕、木雕主要是要有想象力,特別是從取材方面第一眼看到腦子里就有印象,要做什么??踢@些東西大多數(shù)都是在晚上,那個時候人的打擾也比較少,一下子投入進去四五個小時是感覺不到的。 三十多年間,唐全成用一顆匠心和一雙巧手,讓無數(shù)枯木廢根“起死回生”,創(chuàng)作出了千余件作品,題材則涉及人文典故、神話故事、山水景觀、飛禽走獸等多個方面。2021年,他在朋友們的支持下,創(chuàng)辦了木葉堂,他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全部展陳在內(nèi),于是,許多木藝愛好者都會前來參觀,這樣唐全成又多了個互相交流學習的平臺。 唐全成的好友
張修民:唐全成是我們常州文博鑒賞協(xié)會的理事,他今年六十幾歲已經(jīng)退休了,還這么忙,這么專心致志的雕刻自己的愛好。從很簡單、很普通的木材、樹根,把它雕刻成一件件有生命力的作品,化腐朽為神奇。 現(xiàn)在,唐全成有兩個小目標,一個是加緊大型十二生肖系列作品的雕刻,還有一個是以“唐氏民間木藝”的名稱申報今年的武進區(qū)非遺項目。 民間傳統(tǒng)木藝師
唐全成:也是為我們地方文化做出一點貢獻吧。 一刀一刻,雕刻了歲月;一木一景,驚艷了時光,在這我們也祝愿唐老,早日達成心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