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产精品第二页_96国产在线播放_亚洲国产欧美亚洲gif动图_九九99精品视频

生活連線


小店故事 謝公陽鱔絲面:“匠心”成就非遺美味

時間:2023-06-12 09:41:21  來源:生活連線  作者:陽湖網(wǎng)
提到常州的孟河鱔絲面,可以說是聲名在外,相傳起源于南朝齊梁王室的御廚,后流傳到民間,在清代末年民國初年,孟河鱔絲面在地方上就已經(jīng)有比較大的名氣了,流傳至今,成為了孟河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之一。不過若是問孟河當?shù)厝四募易詈贸?,謝公陽鱔絲面呼聲很高。本期《小店故事》,就帶您去品一品這樸素又驚艷的鄉(xiāng)間美味。
上午九點,記者來到常州新北區(qū)孟河的謝公陽鱔絲面館,雖說已經(jīng)到了上班時間,但是來吃面的顧客依然絡(luò)繹不絕,一波接著一波,店里的營業(yè)時間到中午12點半,謝公陽的妻子還有女兒女婿都在忙活著。
顧客:面條有嚼勁,湯也比較濃,黃鱔都是野生的,主要就是體現(xiàn)一個鮮字。
顧客:這個鱔絲是他們自己加工的,肉質(zhì)比較鮮嫩,你看我這個吃的一點都不剩,全吃完了,吃他們家大概有七八年了,我們附近很多朋友也都會過來,而且我們有客戶過來,我們都會帶客戶過來品嘗一下孟河的特色,謝公陽
“謝公陽面館”是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后辦起來的,今年66歲的謝公陽是土生土長的孟河人,以前孟河鎮(zhèn)上有個特別有名氣的聚興樓飯店,只有到夏天才有鱔絲面供應(yīng),兒時的謝公陽總喜歡和小伙伴們一起去捕捉野生黃鱔嘗鮮,那滋味別提有多么鮮了。
謝公陽的女兒  謝劍紅:后來從部隊退伍回來,這個味道一直讓他心心念念想著,本來在燒菜上面,他也燒得比較好吃,然后后來好多人都說你去開個飯店開個面館,后來他想想,就在我們這邊開了一個面館。
美味的食物,自有樸素的呈現(xiàn),必須用筆桿粗細的野生黃鱔,汆熟、劃開、去骨、豆油炸酥,再在鍋里煮開成就濃濃白湯,才有了絕無僅有的鮮美與質(zhì)樸。這其中,每一道工序都有諸多要訣,例如汆水時加什么能保黃鱔皮不皺不脫,用什么工具劃黃鱔肉才高效,油炸的火候與時間又要如何控制,這一切,都在日復(fù)一日的錘煉中漸趨完美。
謝公陽:先要把黃鱔汆一下,這個汆上面有講究的,要放鹽,要放生抽,一個黃鱔的皮不容易皺,第二個黃鱔不會腥。汆的時候要看的,生了也不好,熟了也不好,看黃鱔的彎度,彎成一圈圓的就可以撈了。(炸的時候)油溫要高,淋一圈油邊上冒青煙就可以炸了,溫度低了炸出來的黃鱔全是軟的,容易碎,會容易粘鍋。我們的黃鱔最低溫度在50度左右,不腥,其他的80度下面就腥了
曾經(jīng)困擾這碗面的問題是,野生黃鱔只有每年清明到10月期間才能收到,那其他時間怎么辦?人工養(yǎng)殖的黃鱔絕對不行,肉質(zhì)太軟且不夠鮮美。為此謝公陽自創(chuàng)了一套方法,那就是將春夏收來的野生黃鱔炸干后常溫保存,盡量減少風(fēng)味的流失。等到用時,提前把炸干的黃鱔取出來熬湯,一樣能熬得雪白香濃。如此一來,食客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正宗的孟河鱔絲面。
謝公陽:現(xiàn)在的黃鱔要7斤半到8斤,馬上有籽了,還要8斤多一點才能炸出來一斤,籽下掉之后,八九月份就沒有籽了,那個黃鱔質(zhì)量好一點,大概能達到1斤5兩多。
另外鱔絲面中的面條也很有講究,謝公陽店里所用的面條,要比一般的面條多軋2-3遍,所以更勁道。這樣做出來的孟河鱔絲面,面如銀絲、湯濃如乳,口感醇正,無腥異味。
謝公陽: 這個面一定要細,第二個不能太軟,本來人家正常軋4遍,我們一般要軋5~6遍,普通的面下出來容易坨,還有一個吃口沒有那么有勁道 
謝公陽夫妻倆開了34年店,守著一爿不大的門面,店招也低調(diào),但源源不斷的生意,就是對一碗面、一種味道的最好肯定。不少人從常州城里,甚至無錫、蘇州、上海、鎮(zhèn)江等地趕來嘗鮮,一年黃鱔要用掉2萬多斤,高峰時小半天要賣掉300碗面,跟現(xiàn)在很多面館動輒二三十元一碗的價格相比,謝公陽鱔絲面的價格絕對良心公道,一碗鱔絲面售價僅12元。
謝公陽的女兒 謝劍紅:那個時候有一對夫妻帶著小孩 他們是每個星期都會來 他們是南京 還有我記得是新閘那邊的一個大叔 那個時候他是每個星期騎自行車趕到我們孟河來吃一碗鱔絲面。
謝公陽:高峰的時候,我們一天賣了兩百三十幾斤面,一般每天賣六七十斤黃鱔,周末的時候要賣100來斤,我們現(xiàn)在一年最少2萬斤,一般要23,000斤黃鱔才夠用。
在2018年反響熱烈的“常州十碗面”評選中,謝公陽鱔絲面一舉入選,引得一眾專業(yè)評委贊嘆“高手在民間,鄉(xiāng)間有美味”,謝公陽也成為常州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孟河鱔絲面的代表性傳承人,隨著年齡增大,謝公陽的女兒也表示,自己和丈夫會握好接力棒,用“匠心”讓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非遺美食原汁原味地傳承下去。
謝公陽的女兒 謝劍紅:之前我就跟他講了,我說你每天也這么辛苦,我說我們現(xiàn)在也能養(yǎng)活你們,你們就不要做了,但是我爸他就是舍不得,舍不得關(guān)了,因為堅持了三十幾年了,然后現(xiàn)在還說服我,讓我回來接手他們的店,希望以后很多人吃到這個傳統(tǒng)的手藝。我們是要把這個傳統(tǒng)的口味,我們要繼續(xù)發(fā)揚光大,要傳承下去。
“謝公陽鱔絲面”這一份獨特的滋味,這一份少見的用心,足以讓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孟河鱔絲面這一特色美食文化,也會和當年孟河醫(yī)派文化一樣,作為常州“非遺”文化的代表之一,走出江蘇,走向全國,甚至走向世界。

生活連線

更多>>

生活連線20240930

生活連線20240929

生活連線20240928

生活連線20240927

生活連線20240926

生活連線20240925

生活連線20240924

生活連線20240923

生活連線20240922

生活連線20240921

生活連線20240920

生活連線20240919

視頻推薦

更多>>

常州經(jīng)開區(qū)召開工作思路研討會 明

區(qū)委理論學(xué)習(xí)中心組學(xué)習(xí)會召開

區(qū)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武進法治影院2025年度項目發(fā)布

“政企”通力 武進“公轉(zhuǎn)水”運輸

信承瑞:跨界醫(yī)療進軍科技“無人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