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家門口的打卡地 藤花舊館:一樹藤花 綿延至今 |
時間:2023-05-03 21:18:00 來源:生活連線 作者:陽湖網(wǎng) |
|
這個五一,常州文旅深度融合,輕松玩出“文藝范”!今天“家門口的打卡地”系列報道我們就一起走進藤花舊館。 連線記者
張寧 我現(xiàn)在所在的蘇東坡紀念館又叫藤花舊館,北宋徽宗年間,一代大文豪蘇軾就是在這里病故的。南宋到元朝,這里不僅有東坡祠還有東坡書院,元末毀于戰(zhàn)火,明朝中期進行復建,因為園中紫藤花盛開又叫藤花舊館,這個名稱也一直沿用至今。 春末的藤花舊館,紫紅的薔薇花掛滿枝頭,開的明艷動人。北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6月中旬,蘇軾自海南儋州遇赦北上,寓居于顧塘溪,也就是后河北岸的孫氏館,7月28日在此病故。藤花舊館由外庭“歸里園”和內(nèi)庭“憩心園”組成。歸里園內(nèi)有一尊蘇東坡臥像,白墻上不僅繪有蘇軾泛舟圖,還有蘇軾當年在常州城外的題詩“多謝殘燈不嫌客,孤舟一夜許相依?!表膱@東至今留有蘇東坡生活時的遺物,一口來自宋朝被稱為毗陵文眼的古井。眷君堂內(nèi),是蘇東坡與常州名紳錢世雄、徑山寺長老維琳詠詩釋道的白色雕像,堂中通過布展的方式,詳細介紹了蘇軾的生平,和其與常州城的緣分。與“眷君堂”并排的東廂房是蘇東坡終老房?!眳窃街?,相哭于市“。蘇東坡與常州城的緣分,卻一直流傳至今,這座藤花舊館也成為無數(shù)游人的打卡地。 市民 蘇東坡他對我們常州印象是很好的,相對來講我們常州人還是比較厚道的,他跟我們常州人接觸下來以后,就覺得我們常州人比較熱情好客。 在這個不過500平米的空間里,留存的不僅是蘇東坡彌留之際的生活、作品、思想,還有無形中激勵一代又一代毗陵子弟的精神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