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近年來,我區(qū)各校積極響應,通過多種師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反對餐飲浪費在校園內外蔚然成風。 中午11點55分,牛塘中心小學三到六年級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有序來到食堂,看著餐桌上提前擺放好的美食,孩子們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迫不及待開始享受起可口的飯菜來。 牛塘中心小學學生
羅巡:有黃瓜,雞腿,米飯。 記者:那你吃完了嗎? 牛塘中心小學學生
羅巡:每次都吃完了,菜和米飯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我們要珍惜這些糧食。 牛塘中心小學副校長
謝雯燕:我們主要是做好宣傳,讓小朋友知道光盤行動的意義,而且我們也跟勞動教育相結合,這樣小朋友就知道要做到節(jié)約糧食,色香味俱全小朋友也會更愛吃一點。我們也會加強管理,要求班主任要全程參與學生的陪餐,這樣他也可以隨時提醒和督促。 除了加強日常宣傳和管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更重要。為了進一步遏制“舌尖上的浪費”,使勤儉節(jié)約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學校專門推出了餐桌小小監(jiān)督員制度,讓文明之光照亮食堂。 牛塘中心小學學生
張嘉禾:我自己是監(jiān)督員,所以我先要做好才能給別人當榜樣。吃不完的,如果沒有動的話,讓別的同學幫幫他?;旧隙际浅酝甑模粫幸稽c點骨頭魚刺之類的。 牛塘中心小學副校長
謝雯燕:我們也有一些評價獎勵的方法,比如說每天的值日的老師,還有食堂的員工會對每一個桌次,每一個班級的光盤行為進行一個評定。這個就是我們的光盤小能手的督查表,比如說昨天的189桌,就做到了五星,像這個是今天的084,可能做的不夠好,有一點剩飯剩菜,所以它是三角形,我們大部分都比較好的,飯菜并不是浪費很多,而且小朋友挑食的現象也有很大的改善。 走進星辰實驗學校的食堂,一張張文明餐桌、光盤行動的標語格外顯眼。中午11點半,初中部的學生開始就餐,七年級的閔梓涵作為組長,正組織小組的同學按需盛好飯菜。 星辰實驗學校學生
閔梓涵:作為組長,我都會身先示范,保持桌面的整潔,做到不挑食,不偏食。我們的同學們也都會珍惜糧食,做到吃多少盛多少。我們既要做光盤行動的實踐者,也要做光盤行動的推動者。 星辰實驗學校學生
承佳源:這是農民伯伯的辛苦成果,我們不能浪費,不能只吃肉類不吃蔬菜。吃到自己合適的量,既能光盤行動,又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有好處。 據介紹,星辰實驗學校一直把節(jié)約糧食,文明就餐作為學生教育的重要部分,每天每餐班主任都會對學生就餐情況進行巡查,采集學生意愿,并拍照記錄和反饋,通過班級和食堂雙管齊下,讓學生在吃得舒心的過程中不知不覺達到光盤目的。 星辰實驗學校初中政教處副主任
錢程 初中生現在正當處于青春發(fā)育期,他們吃好了、吃飽了,能更好的投入到學習生活當中去?,F在學生的就餐情況總體是比較好的,對表現比較好的拍照發(fā)在班主任群里面進行點贊表揚,也會對一些個別學生浪費糧食的進行點名教育。我們學校也希望學生把這種節(jié)約糧食,文明就餐的習慣帶到自己的家庭當中去,通過自己去影響身邊的人。 而在部分高校,光盤行動也玩出新花樣,記者在常州紡織服裝職業(yè)技術學院二食堂看到,所有菜品都有半份擺盤,價格也是對折。不僅如此,一食堂還創(chuàng)新推出了按需稱重就餐模式。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yè)技術學院食堂負責人
陶強:自從我們自助稱菜包括小份菜以來,我們已經就是進行過測算,像自助稱菜這種模式,殘渣回收率就減少了70%,那么半份菜減少了大約40%到50%。 “小米粒
大民生”,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明白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努力發(fā)揚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