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猶如一個大課堂,有學不完的知識,用不完的智慧,所以我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家住常州九洲新世界花苑的八旬老人施建明就是一位勤奮好學的“模范生”,一個個普通的塑料瓶,在他的巧手下,變成了獨特有趣的玩具,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位巧手“老頑童”。
市民:這個是“中國的航母”,做的蠻好的。
市民:這個廢物利用的玩具還是第一次看到,你看小孩看的不肯走。
周末的早上,每當施建明帶著用塑料瓶制作的“戰(zhàn)機編隊”在小區(qū)門口的水池里“練兵”時,總會吸引不少路人駐足觀看。遇上感興趣的軍事迷提問,他都會興致勃勃地講解一番。
施建明:這個叫突擊艇,沖鋒陷陣的,這個是護衛(wèi)艦,大一點的話,叫巡洋艦也可以,這上面是用礦泉水瓶做船的船底,上面那個船身用的是裝雞蛋的盒子。這個上面裝備了各種武器,有大炮、導彈,還有重機槍。
記者:您這個炮管是用什么做的呀?
施建明:這個是用的飲料杯上的吸管,像這個雷達天線就是飲料杯上的蓋子。
市民:我就是海軍以前當兵的,我當兵的時候,我們的國家只有三艘驅(qū)逐艦,現(xiàn)在這幾年發(fā)展得可以的,像這樣的模型,將來傳給下一代的孩子們,讓他們?yōu)閲易龀鲐暙I。
來到施建明家,記者仿佛走進了“飛機叢林”:每個屋子的墻上,都懸掛著各式各樣的飛機玩具,有直升機、殲擊機、四旋翼無人機等等,這些都是老人親手制作的。
施建明:這個飛機,你看動力在這里,后面那個尾槳就轉起來了,這邊是兩個旋葉,它是可以正反轉的,你看這里有一個往前的傾斜角,因此它一跑起來就轉了,這個東西在地上跑的時候,小朋友開心的不得了。
交談中記者得知,今年80歲的施建明是南通啟東人,年少時在成都某軍校學習通訊技術,畢業(yè)后在河南洛陽研究導彈。上世紀70年代,施建明因為支援江蘇軍用直升機的研究到了常州,一家人也在常州落了戶。說起制作飛機模型的緣由,老人不好意思地說,其實一開始只是為了哄孫女開心。
施建明:2016年,我孫女在這里玩,那時候要過年了,我在想是給她做一個玩具,還是買一個玩具,后來一想還是先給她做一個玩具,當時就是用這個礦泉水瓶做了,一架殲20飛機,做的是遙控的,拿到商場里面去玩,一玩,不光我孫女看的很高興,旁邊許多小朋友看見了也都趕過來看,都很喜歡。
后來,孫女上小學讀書了,回到老人身邊的機會少了很多。可做飛機模型,施建明卻有點停不下來。強力剪、電烙鐵、螺絲刀,這些就是施建明的“作戰(zhàn)”工具??臻e時,他就一頭扎在臥室里的這張工作臺,研究“造飛機”。
施建明:把這個瓶子四等分,劃上線,瓶頸用單面刀片拆掉。用這種強力剪或者稍微快一點的大點的剪刀,按照這個四條線,一直剪到底。這個塑料瓶材料是做這個玩具很好的材料,柔性、強度都可以。
對于施建明來說,一個廢棄的礦泉水瓶,每個部件都是寶,塑料瓶身既可以做成機身,又可以做成螺旋槳,即便是不起眼的塑料瓶蓋,也是個“寶貝”,是用來制作飛機起落架上輪胎的好材料。
施建明:這個是用一個大的飲料瓶蓋加一個小的飲料瓶蓋,兩個扣在一塊,中間用電烙鐵燙一下,就連在一塊兒了。
從一個個小小的“飛機模型”,就能看出施建明作為一個科技工作者的嚴謹,用瓶蓋做的“小士兵”有序排列,每根炮管顏色、長短相同,就連如何將每個零部件拼接在一起,都很有講究。
施建明:你要用膠水膠不行的,膠水必須要有一個很平的平面貼合才行,這種材料高低不平、間隙很大,拆卸修理也麻煩,螺絲連接拆卸很方便,因此,螺絲很靈活的,這個都是用三毫米的螺絲,3×6,3×8都可以。
施建明說,這些飛機都不是他憑空臆造,全部是按照我國最新的軍用機型的外觀拼接的。因為有專業(yè)技術功底,所以隨便什么機型,他只要看一眼照片,就能知道大概框架。
施建明:這個不用圖紙,根據(jù)一個總體結構構思,然后選擇比較合適的材料,外形大小,就可以動手做了,就不用畫個草稿,不用不用,那個太麻煩了,而且這種圖紙很難畫,腦子里構思一下就行。像這個翅膀,把一個瓶子一剪兩,你像這個飛機的主艙蓋,只要兩邊的兩個螺絲一擰,這個主艙蓋就擰好了。
在施建明家里,廢物再利用的元素還有很多,各式各樣的燈、裝飾品,都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
施建明:這個燈是遙控臺燈,有個遙控器,特別冬天的時候,蠻好用的。做燈的材料也都是廢物利用,選你喜歡的圖案,顏色大小,形狀,你看了比較合適,比較喜歡就行,黃顏色的比較溫馨,這個燈罩,就是菜場里面賣食品的打包盒。
有人提議,可以多做些玩具車,說不定能賣個好價錢??墒┙鲄s說,他只想做和軍事有關的模型,因為這樣可以給孩子們做軍事宣傳。這些年,因為施建明經(jīng)常在小區(qū)里“遛飛機”,不少年輕人認識了什么是“殲二十”,哪個是“轟6K”,有些小學生更是對軍事理論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施建明:我們國家現(xiàn)在不光航母也好,飛機也好,空間站也好,各個方面,比較尖端的科學技術都在趕超世界,突飛猛進,我作為軍人出身,原來是搞國防科技工作的,心里感到特別欣慰,希望我們國家,越來越發(fā)展越來越先進,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和世界和平做出越來越大的貢獻。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施建明在找到生活樂趣的同時,也把快樂和知識帶給了別人,我們希望所有老年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充實晚年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