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首名為《南山南》的民謠紅遍全國,里面有這么兩句歌詞“你在南方的艷陽里,大雪紛飛;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這形象的表達了諸多北方小伙伴有暖氣的嘚瑟心情,也讓一些怕冷的南方人是羨慕嫉妒恨。可這北方人如果來了南方,又該如何過冬呢?
新城公館業(yè)主 張志國:沒來南方之前 覺得南方真的非常好 是我們北方人向往的生活 我說句實話 尤其江蘇 理想的天堂 所以幾經輾轉 終于在這安家落戶了 也是我人生一件欣慰之事
今年66歲的張志國老家在大連,年輕時因為工作原因,他經常北方南方兩邊奔波。2013年退休后,他帶著妻兒落戶武進??蛇@南方的冬天,卻讓他們一家扛不住了。
新城公館業(yè)主 張志國:習慣上認為南方的溫度比較高 和北方實際溫差有十度 甚至二三十度 似乎南方不冷 其實不然 在南方 在常州 你無處躲無處藏 房間到處陰冷 外面偶爾有個陽光 甚至外面比屋里還暖和
張志國的妻子 李鳳君:要是不開電熱毯都不能上床 被子都是潮潮的 濕濕的 往身上一蓋 那種感覺馬上人就縮起來了 一直就要開空調
從11月15日開始,北京、河北、陜西等多個省市正式恢復供暖,這也讓備受陰冷之苦的張志國夫婦特別懷念。
窗體底端
新城公館業(yè)主 張志國:在所有的公共場合里面都是溫暖如春 甚至在家里辦公室里 人們只要穿一件襯衣就可以了 一旦出去是在行走當中 還有交通工具 身上的熱氣還沒有散掉 又開始暖起來
南方集中供暖 您怎么看?
其實啊,不光是張志國,每年北方供暖期開始,呼吁“南方集中供暖”的話題總會引起社會各界的熱議??汕迦A大學建筑節(jié)能研究中心的調研報告顯示,不是所有的南方城市都有供暖需求,像上海、重慶、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等省份,冬季室溫遠低于北方城市集中供熱時的室內溫度,所以也就不需要集中供暖了。那咱們武進市民對這事是怎么看的呢?
市民:我覺得不需要 可能比較干燥 我們這邊的人可能會有點不適應。
市民:暖氣只有寒冷的地方才用得到吧 這邊有空調也不錯了。
市民:供暖是為小部分人考慮 當然我也供的起的 但是要考慮國家能源等各方面的緊張因素。
這些市民是反對集中供暖的代表,那支持者是怎么看的呢?說到底啊,北方大部分地區(qū)集中供暖是一種福利,用最少的錢,能享受到一勞永逸的取暖方式,而南方恰恰相反,因為缺少集中供暖機制,長期都是分散取暖,存在著供暖補助的缺失。每到寒冷季節(jié),只能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來決定取暖方式,從油汀,到電暖器,到中央空調,每種取暖方式的耗電量都是驚人的。
市民:開空調和暖氣不一樣 不是一個意思 北方暖氣不只家里有 通道電梯里面都有的 包括衛(wèi)生間廚房都有的 他們那邊穿羽絨服很干凈 因為在家里不要穿 但我們這邊不管做飯吃飯 都得穿上厚厚的羽絨服 要不然受不了啊
這位市民曾經在北方呆過兩年,冬季的暖氣讓她印象深刻,在零下幾十度的北方,室內都是暖烘烘的,而回到了南方,她卻生了凍瘡。因此她覺得南方集中供暖很有必要。
市民:尤其是南北方之間流動性比較大 有的南方姑娘嫁到北方去 同樣有北方姑娘嫁到南方來 假如達到統一的話會更加好一點。
市民:南方的冬天比較濕冷吧 如果冬天有暖氣當然更好。
市民:小孩玩的時候就不要擔心 他經常在地上爬 手會受涼。
看來啊,要不要集中供暖,各種各的理由,而按照60年代初國家對能源利用的相關政策,長江以南集中住宅建設或者公共辦公設施場所是不需要同步考慮集中供暖問題的,當然了,小部分的嘗鮮者也有,新奧燃氣就開通了這項服務。
常州新奧燃氣工程有限公司 常務副總 荊青: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 我們就逐漸放開了一部分 參照國家的技術規(guī)程 人為的拓展放大了供氣能力 對老小區(qū) 我們基本實施了能力擴展的改造 從管徑的擴徑到壓力的提升 來確保供應能力的提升
這項服務呢,其實就是燃氣地暖,武進已有1%的居民用上了,但是新奧燃氣通過社會調研,發(fā)現有這種訴求的用戶還是比較少,而燃氣地暖的瞬時用氣量也相當大,平均一個家庭一天的用量幾乎是正常家庭兩個月的用氣量。
常州新奧燃氣工程有限公司 常務副總 荊青:集中供暖必須有兩個先決條件 一個必須與外圍環(huán)境匹配 確實有這種訴求 第二消費群體必須有消費能力的支撐 所以我們現在散戶 點供暖的形式應該說對我們的能源利用相對比較合理
目前呢,許多發(fā)達國家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供暖體制。比如德國政府就相繼頒布房屋建筑結構和供熱設施節(jié)能法規(guī),暖氣和熱水根據實際耗用量來測量和結算費用的計量法規(guī)。這些法規(guī)實施后,德國全社會的供暖能耗整體下降了20%到30%。即使南方供暖依然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北方供暖依然是羨煞旁人,都應從民生、環(huán)保的高度來看待。根據當地氣象條件、能源狀況、居民生活習慣以及經濟承擔能力等因素,因地制宜,確定供暖模式,讓更多群眾享受到公共產品的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