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畫,又叫燙畫,是一種用烙鐵在木板、宣紙等材料上燙出美術作品的傳統(tǒng)民間技藝??赡芪覀兇蠹以谌粘I钪胁⒉惶谝?,實際上,有時候餐桌上的筷子,大門上的一幅小品,都可能是一幅烙畫,而在我們武進,近現(xiàn)代烙畫更是得到了很好的傳承與發(fā)展,名家輩出,今天的生活超視,讓我們一起走進烙畫的藝術世界。
在中國古代,烙畫是一種極其珍貴的稀有畫種,堪稱“中華一絕”。據史料記載,烙畫從西漢時期就有了,在東漢達到鼎盛。光武帝劉秀把南陽烙花詔定為朝廷貢品,后曾一度失傳,直到清代才被重新發(fā)現(xiàn)整理,并傳至各地。
常州地方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 孫曉峰:武進的烙畫在宋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武進宮梳名篦是非常有名的,曾經作為朝廷的貢品,我們就在梳篦上、壁梁上進行簡單的烙畫,畫一些花鳥,傳承至今已經有千余年的歷史了。
明清時,隨著梳篦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烙畫技藝在武進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進一步的提升,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之后,武進的烙畫藝人逐漸增多,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常州地方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 孫曉峰:操作起來相對來說比較簡易 在古代是用烙鐵 一些烙筆來進行烙 現(xiàn)在用電烙鐵 這些工具都是可以信手拈來的 所以操作起來也非常方便 這就促使了烙畫技藝在武進傳承,武進的烙畫應該說呈一個百花齊放的狀態(tài)。
孫煥祥在磨電烙鐵
武進烙畫代表名家 孫煥祥:這個木頭上要能夠接觸 面一定要平。
古時,人們用鐵針或鐵絲,在油燈盞上炙烤,然后在木頭竹子上面繪畫,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烙畫工具也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和更新,有了各種型號的專門電烙筆,可以調溫,并配有各種特制筆頭。孫煥祥最擅長的是中國山水畫,年輕時跟隨集體放蜂,他走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一次的偶然機會,他接觸到了一種不同的畫種。
武進烙畫代表名家 孫煥祥:在東北看到人家門上有一種不知道什么的畫 其實是電烙鐵燙出來的 看了之后 我有啟發(fā) 我說這個畫很特殊 我回來以后 現(xiàn)在的三角板表面很光滑 我就買了一個電烙鐵 我就開始搞烙畫。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用電烙筆勾勒繪畫的實踐中,孫煥祥漸漸來了興致,沉浸在繪畫的另一個世界。
武進烙畫代表名家 孫煥祥:咱們傳統(tǒng)中國國畫不外乎是宣紙 墨汁 毛筆和水 這個東西利用的是火 所謂的火 一個電烙鐵的頭 通過導電以后 起碼在200度以上的溫度 通過這個溫度在木質的表面熨燙時使木質產生一種碳化。
武進烙畫代表名家 孫煥祥:譬如我在木質的表面留的時間長點 力度用大點 碳化就碳化得深 就變成那種焦黑色。下面是石階 一級一級走上去。
要“淡妝濃抹總相宜”,憑的是畫者手中的功力,從小品、中堂畫到丈二大畫,孫煥祥的作品多次在日本、韓國、法國、文萊等國展出,《三峽情趣》是其代表作,在第六屆國際書畫大賽中獲得金獎。
說到烙畫名家,不得不提毛懷青,上世紀70年代,毛懷青跟隨師傅給常州梳篦畫裝飾圖案,被梳篦骨梁上的烙畫深深吸引了,從那時候起,他就專心致志主攻烙畫。
武進烙畫代表名家 毛懷青:保存時間長 另外一個 它相當古樸和典雅 有一種大氣 大氣中又不失靈氣。
烙畫不僅有中國畫的勾、勒、點、描等手法,還可以燙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既能保持傳統(tǒng)繪畫的民族風格,又可達到油畫嚴謹的寫實效果。在現(xiàn)代,烙畫主要是在竹木上繪制,毛懷青在常州第一個嘗試在宣紙上烙畫。從木質到紙質,雖說只是一個材質的變化,卻影響了整個烙畫界。
武進烙畫代表名家 毛懷青:在木板上烙畫 可以力道重一點 溫度也可以高一點 都沒有關系 另外 在木板上有一些細小的地方可以修飾一下 在宣紙上就不行了 一搞一個洞 一搞就穿了 不知道用廢了多少宣紙 這個溫度不大好掌握。
一張普普通通的宣紙,一支簡單的電烙筆,仿佛一切都被賦予了生命力。老虎的毛發(fā)根根分明,栩栩如生;花木枝葉扶疏,仿佛在風中蕩漾;山朗潤,水朦朧?;蚬艠愫裰?,或清新典雅。大型烙畫《清明上河圖》是毛懷青和學生李紅霞、女兒毛東方3人花了兩年多時間精心創(chuàng)作完成的,高1.22米,長22米,說明文字2.2米,總長24.2米,填補了我國烙畫史上大型名畫作品的空白,2004年獲江蘇省工藝美術精品大賽金獎。
武進烙畫代表名家 毛懷青:《清明上河圖》全部描繪一遍 描到好 手都要發(fā)軟的,你沒有代表作 就不會被社會認可 所以要作出能夠打響市場 被社會認可 被文藝界認可的作品。
所有的藝術成就都來自于清貧與堅守,毛懷青說,當初也想過要放棄,因為在烙畫技藝探索的路上,實在過于辛苦,可是對烙畫的熱愛卻又讓他一次次堅持了下來。
毛懷青的妻子:作《清明上河圖》的時候 我兩個小孩要念書 一個高中 一個師范 我怎么養(yǎng)大他們 他在街上作《清明上河圖》 沒有錢拿回來 我和我女兒兩個人 一碗白粥一塊蘿卜干 在家一天三頓這樣過日子 他們在那兒咸菜搭白粥過日子 香煙抽大前門。
正因為有了眾多名家的堅守和創(chuàng)新,武進烙畫才能在烙畫界爭得一席之地,成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熱門。如今,更多的人開始關注烙畫,年輕一代的工藝美術愛好者也開始跟隨名家學習,傳承烙畫技藝,相信未來烙畫將在武進開出更美的花,結出更豐碩的果實。
除了毛懷青、孫煥祥,武進烙畫名家還有汪鶴鳴、惲琴方等,雖說武進烙畫的盛行主要是從梳篦開始,但現(xiàn)在已經遠遠超過了先輩梳篦烙畫的范疇,不管是山水、畫鳥、人物,甚至是大型繪畫,烙畫已經自立門戶,成為一個繪畫類別,我們也相信有這么多名家的努力,烙畫在武進的明天會更好。 |